友情链接:
一只规模仅6000份的"橱窗基金"引发行业热议。该基金单日成交不足10笔,却以97%的年化收益高居业绩榜榜首,暴露基金行业"精致利己主义"的新变种。
橱窗效应三大特征
1)刻意控制规模不超100万元
2)持仓集中度过80%(赌单只个股)
3)零申购费+高业绩报酬
某券商测算,此类基金真实投资者不超过20人。
灰色套利链条
私募借道充当"种子资金"
游资配合拉升持仓股
利用排行榜吸引跟风盘
监管数据显示,去年有23只类似产品因异常交易被警示。
行业生态遭破坏
危害显现:
1)普通基民被业绩假象误导
2)公募排名体系公信力受损
3)资源错配挤压正经产品
这场闹剧警示:当资管产品异化为操纵工具,"小而美"的童话背后,实则是收割流量的精致陷阱。或许该重新审视:基金存在的本质,究竟是为谁创造价值?
发布于:辽宁省